close


澎湖小屋(餘暉)- 王志雄壓克力畫2F



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


〈澎湖雜詠二十首之十二〉


陳廷憲


浪激沙團萬竅穿,犬牙相錯勝花磚。


從茲版築成無用,百堵皆興不費錢。


本詩為七言絕句,是首詠物詩,乃陳廷憲〈澎湖雜詠〉組詩二十首之一。詩中並未點明主題,詩後的註釋,才說明吟詠之物──澎湖的建材「老古石」。


〈澎湖雜詠〉收入《全臺詩》第參冊。陳廷憲(生平不詳),陜西人,以詩見長,清嘉慶8年(1803)澎湖第卅九任通判,編纂有《澎湖廳志》。詩作僅存〈中秋玩月〉及〈澎湖雜詠〉二十首。


陳廷憲擔任澎湖通判時,觀察澎湖的地域、物產,並以為題。在這首詩之後作有註解,文章說:「海底亂石磊砢鬆脆,俗名老古石。拾運到家,俟鹹氣去盡,即成堅實,以築牆,比屋皆然。磊砢ㄌㄟˇㄌㄨㄛˇ,眾多之意。澎湖沿海珊瑚礁環佈,海底有很多鬆脆的石頭,稱為老古石(珊瑚死後,所形成的化石)。拾運回家,等帶鹹氣都去盡了,即成堅實的建材,可以用來築牆,相鄰成村,澎湖的房屋、圍牆早年都是如此完成的


《澎湖廳誌》對於老古石的描述是:「石多海沫結成,有鹽碱,年久者堅,呼老古石」。如今澎湖多寫成「咾咕石」或許我們應該回歸「老古石」,詞義典雅,不失傳統意味。


首句「浪激沙團萬竅穿」,說的是老古石的「形貌」。在海浪與砂石的長期沖刷下,「激」成萬般形狀,再頑固的石頭,也能穿出千洞萬竅。北宋書畫家米芾,愛石如命,曾用「瘦、皺、漏、透」四個字來評太湖石之美。若以此作為奇石的審美標準,詩人的「浪激沙團」可以形成「瘦、皺」形狀,「萬竅穿」三字,正是「漏、透」的描述,實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
第二句「犬牙相錯勝花磚」,寫的是「用途」。澎湖的古老石正因為具有「瘦、皺、漏、透」的本色,參差不齊的外貌,正好互為為犬牙,兩相咬合,不致鬆動。更因為石頭紋理萬化,色澤千變,堆砌出來的牆壁造型柔美,姿態別緻,比人工花磚更加自然漂亮。


第三句「從茲版築成無用」,寫建築的「相異」性。指老古石在澎湖人眼中,是最好的建築材料。用它來砌牆,可以取代傳統的版築(兩塊木版夾合,板間填滿泥土,再以杵,把土搗實),是澎湖地區的一大特色。


第四句「百堵皆興不費錢」。末句談到了「價值」。「百」作眾多解釋。「堵」,短牆。澎湖地區的圍牆,四壁,時興用老古石來築砌。本句委婉的點出當地居民最普及而不必花錢購買的建材,更可以理解澎湖地區物力維艱,先民善用資源的智慧。


《澎湖廳志物產》說:「老古石,府志作螻蟈石,云生海中,皆鹹鹵結成,粗劣易腐。拾運到家,俟鹹氣去盡,即成堅實,以築牆,砌屋皆然。」生海中、運到家、鹹氣去盡、成堅實、築牆,砌屋皆然。不正是本詩的述求嗎?


筆者很喜歡澎湖的老古石(咾咕石)建築,倒也畫了些許老古石的作品,在此選其中兩幅,都是澎湖的傳統珊瑚石建築。




西寮老屋之一-王志雄膠彩畫8F


澎湖老古石  攝於2010



澎湖西寮老古石建築  攝於2010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村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