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第一部蒸汽火車,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1888年向德國購入,名為「騰雲一號」,目前陳列於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。(圖片:網頁資料)


 



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


丘逢甲〈臺北秋感〉三首之二


西風江上水微波,十載征人七度過;


出海生涯茶市減,入城租稅稻田多。


雷車電索蠻夷氣,越調閩腔婦女歌;


郭外尋秋划蟒甲,劍潭老樹正婆娑


 


〈臺北秋感〉為七言律詩,下平五歌韻。丘逢甲作於光緒18年(1892),收入《柏莊詩草》。


丘逢甲(1864-1912)原名秉淵,字仙根,號蟄仙,生於後壟堡銅鑼灣(今苗栗銅鑼),祖籍廣東嘉應府鎮平縣(今蕉嶺),得年四十八歲。光緒十五年(1889年)己丑科同進士出身


清光緒二十一年(1895)乙未割臺,曾任「臺灣民主國」副總統兼民軍統領。日軍登陸後,丘逢甲棄職攜眷內渡。離臺云:「宰相有權能割地,孤臣無力可回天」最為膾炙人口。在臺詩作為《柏庄詩草》,離臺後所作整為《嶺雲海日樓詩鈔》。


 


賞析


首聯「西風江上水微波,十載征人七度過。」「過」讀平聲,音「ㄍㄨㄛ」。詩歌創作最常用的手法是抒情、寫景相融。本聯情景分寫,第一句寫秋風徐來,江上水波輕泛,是景的描述。次句談作者本身,在十年間曾經七次來到臺北,乃情之摹寫。「征人」是遠遊之人。十年間臺灣改變許多,此次再見往日臺北興許有所感嘆!


第二聯(頷聯)「出海生涯茶市減,入城租稅稻田多。」律詩的中間兩聯需要對偶。本聯是二、二、三(四三)句法,句中各以「出海」對「入城」、「生涯」對「租稅」、「茶市減」對「稻田多」,對仗工穩。


作者為了符合平仄,用倒裝句,回歸原意就是「茶市出海生涯減,稻田入城租稅多」。


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在光緒12年(1886)實施,「清丈」、「清賦」,重新丈量土地,清查「隱田」,重訂賦稅,為地方增加不少稅收。


這兩句敘述:「當年大稻埕的茶葉出口貿易稍有衰退,賴以維持生活的茶市營收自然減少。劉銘傳重新丈量土地,官方文書中的稻田多了,衙門也增加了稅收。」文中這個「城」字,即臺北城,也象徵收稅單位的統治當局。


第三聯(頸聯)「雷車電索蠻夷氣,越調閩腔婦女歌。」句法與頷聯同,「雷車電索」對「越調閩腔」;「蠻夷氣」對「婦女歌」。光緒12年(1886)劉銘傳設電報總局於臺北,架設由基隆、淡水、臺北、安平;以及安平、澎湖的電報線。隔年架設福州和滬尾(今淡水)間的海底電纜,克服「臺洋之險,甲諸海疆」


光緒13年(1887臺灣鐵路總局設於北,原本行駛於上海、吳淞間的鐵軌拆下興建鐵路初期僅舗設大稻埕(臺北車站)到錫口(松山)段。1891年通行至基隆,1893年延伸到新竹。


因此頸聯前句出現了工業產物,雷車(火車)電索(電報),大有西方現代化(蠻夷氣)的味道。後句描寫人物。因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,閩南和客家婦女,各唱著自己的母語民謠,是大稻埕一帶常見的的景觀。這一聯,為我們保留了當時進步的臺北市容與生活情景。「越」通「粵」。


尾聯「郭外尋秋划蟒甲,劍潭老樹正婆娑前句情景兼寫。作者到城外尋找秋天的景色,划著獨木舟。這一種獨木舟,凱達格蘭族語叫做「蟒甲」,亦稱為「艋舺」。「劍潭老樹正婆娑」是直鋪而寫,雖然寫景,卻有一點點愁緒暗含其中,隨著劍潭老樹的舞動,盤旋而起。


後記


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,劉銘傳在台灣六年的「豐功偉業」,歷史記載與後人研究過於忽略,他的貢獻不下於鄭成功。劉銘傳不僅驅逐法國軍隊,保全台灣,還予近代台灣的交通、教育、國防、民生、經濟,甚至對外關係等等,樹立基礎,是臺灣發展史上的巨人。


精讀了丘逢甲〈臺北秋感〉三首之二後,回首翻閱一百二十多年前的劉銘傳事蹟,有感寫下七言律詩一首:


次韻丘逢甲〈臺北秋感〉三首之二


推寒移暑似翻波,寶島百年風雨過;


撫墾通蕃山地廣,寄郵傳報路程多。


賦兵釐整協甘苦,輪鐵往來同笑歌。


信是豪雄興百代,騰雲相對欲婆娑。


註:騰雲乃台灣第一部蒸汽火車「騰雲一號」。




 


19996月,整修後的騰雲號蒸汽火車,陳列於臺北車站東門外。目前陳列於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。(圖片:網頁資料)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村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