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膠彩畫淺論(上)

王志雄


  

林之助教授膠彩畫



有關台灣「膠彩畫」之論述很多,大約不外「起源」、「命名原因」、「地位之爭」、「發展現況與展望」。如今將讀過的報導與個人見解整理,不揣淺漏作以下介紹,限於學養,匆忙成章,若有錯誤,敬請賢達諸君不吝駁正。


民國六十六年,林之助教授以素材媒劑分類,提出了「膠彩畫」的名稱。「膠彩畫」的名稱已經誕生了三十年,依然有藝術界的朋友問道:「什麼是膠彩畫?」突如其來的詢問,我常用最簡單的方式回答:膠彩畫的顏料是土質、礦物質,以及金屬材質,調溶動物膠。因為經過加熱稀釋過的膠水,可以增加顏料的附著性,層層描繪而成的繪畫作品。簡單的說,「以膠敷彩」的畫,就稱為「膠彩畫」。


舉例說明:繪畫材質沒有黏著媒介,乾了之後,作品呈現粉狀,無法永久保存。故而顏料中調和了阿拉伯膠之後,以水為媒劑的繪畫稱為「水彩」;顏料調和亞麻仁油、松節油等就是「油畫」;以蛋黃和水調合顏料的是「蛋彩畫」;以動物膠為媒劑的當然就要稱為「膠彩畫」了。意思是以粉狀原料調油,就是「油畫」,若拿來調膠使用,自然可以稱為「膠彩畫」,調蛋黃則是「蛋彩畫」,甚至國畫也改稱為「水墨」與「彩墨」了!這是林之助教授強調以媒介為名稱的原因,只要談到「膠彩畫」的名稱來由,都會談到這些。



蛋彩畫-波提且利〈維納斯誕生〉


「蛋彩」盛行於古埃及,後來傳到世界各地。個人認為,膠彩的發展應該與蛋彩畫有關。唐朝就有人使用蛋彩畫,蛋在那時候是奢侈品,連生病補體都不易吃到。記得幼小之時,能吃到滷蛋已經很難得,古代更形珍貴,所以聰明的老祖宗用獸骨熬膠來當媒介使用。


禪宗有所謂的頓悟,一天,吃豬腳時沾得滿手油膩,以衛生紙擦拭後,手上反而黏滿了紙屑,用水都不易清除,只得加點溫水來洗淨。這時一記棒喝,頓悟了!黏在手上的就是膠,手就是畫布,衛生紙豈非就是顏料!這個實驗不妨改用雞爪凍,結果仍是相同。也就是人稱美容勝品,青春永駐的膠質,是咱們膠彩畫的媒介。




北齊東齊王樓睿墓壁畫



膠彩畫用粉狀的天然色料,加上動物膠和水來調出各種顏色,以液化的程度來分濃淡,輕筆薄塗時,色與色之間透明通澈,層層敷染下,相互混合而有層次之美,這點與蛋彩畫、透明水彩一樣。厚塗濃抹時,產生不透明的色塊,覆蓋力很強,可產生油畫般的立體感。膠彩畫同樣能夠創作於布、帛、絹、紙、木板、陶瓷上;皇家、貴族更繪製於牆壁、宮廷中;出土的墓壁畫可以證明膠彩畫適合創作大型的巨作。




青綠山水-李昭道(傳)  明皇幸蜀圖



「以膠敷彩」的藝術在中國有深遠的歷史,稱為「青綠山水」,又名「金碧山水」,廣為中國畫院所採用,是一種以石青、石綠作為主色的中國傳統山水畫。後來年代變遷,材料昂貴,不易取得;中國繪畫為平民化的水墨取代,發展成「文人畫」。


考諸歷史,人類的祖先遠在舊石器時代就知道用膠調泥土、細岩的方法作畫。長沙馬王堆古墓出土的漢代帛畫,敦煌壁畫的佛像彩繪、墓壁畫……等等,都可以跟膠彩畫拉上關係。到了唐宋,青綠、金銀的使用更發達,以膠敷彩的方法漸次傳到日本,中國的繪畫反而由王維、吳道子之後的水墨,發展成文人畫,成為主流。明代董其昌將唐以後的山水畫,以禪宗之法分為南北二宗。南宗尊王維,著重水墨渲染。北宗尊李思訓、李昭道父子,稱為青綠山水,亦有其歷史見證。




水墨畫王維雪溪圖


(待續)



 王維《雪溪圖》,絹本墨筆畫。構圖平遠,可分為近景、中景、遠景三段。此畫無款,無從考究真偽。右上角有宋趙佶題字「王維雪溪圖」,故長期以來認為是王維唯一的山水作品流傳至今。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。



膠彩畫淺論(下)王志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村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