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


〈宛裏溪阻水待渡〉楊廷理


宛裏經三宿,溪流漲未消。塵勞息此日,民事萃崇朝。


瀰漫拓山霧,喧豗靜海潮。誰憐待渡客,勒馬為成橋。


 


本詩為為首句不押韻的五言律詩,收入《全臺詩》第參冊。宛裏溪,發源於火炎山脈西側,於苑裡鎮入海。


楊廷理(1747-1813)字清和,號雙梧。廣西柳州人。多次擔任台灣知府、台灣道道台。嘉慶11年(1806)驅走海盜朱濆。在楊廷理的多次建請之下,嘉慶17年(18128月,清廷正式設置噶瑪蘭廳。目前在宜蘭頭城鎮頭城開成寺、臺南市總趕宮,仍奉祀楊廷理的長生祿位。嘉慶18年(18139月,楊廷理病逝於臺灣。著作輯為《知還書屋詩鈔》。卷八《東游草》中收錄有臺灣相關的詩歌,三十三題,四十五首。


 


題解


首聯「宛裏經三宿,溪流漲未消。」三宿:宿,音ㄒㄧㄡˇ。三宿,雖指三夜。但是在古典詩中「三」與「千」常作多數解。三宿又是特定語彙,佛說:「浮屠不三宿桑下者,不欲久生恩愛也」意思是:僧人不得在同一棵桑樹下連睡三個晚上,否則會因為日久而生情意,變成牽掛。


描寫楊廷理因受水阻擾,在苑裡停滯了多日,直到水勢稍緩,能夠通行,才令人搭橋前進。當年南來北往都沿著海岸邊前進,故而臨海的苑裡是重要交通要道,若受水漲影響,真有行不得也的苦楚。


頷聯塵勞息此日,民事萃崇朝。」律詩的二、三聯有對偶傳統。本句乃「二、三」句法「塵勞」,「民事」相對;「息此日」、「萃崇朝」亦相對。「塵勞」在此作為旅途勞累,「息此日」乃「此日息」的原意,不是平仄與押韻問題,而是為了對偶作倒裝句,因為不管如何都是三仄尾。「萃」,在此作聚集解。如:「人文薈萃」。崇朝,同「終朝」是整個早上,也可說是整天。旅途的勞累能夠因為溪水暴漲而暫得歇息,然而民間的案件,依然聚在案上,得花上一天的功夫整理。此句雖顯輕鬆,但是依然不忘民事。


頸聯「瀰漫拓山霧,喧豗ㄏㄨㄟ靜海潮。」古典詩的格律常因平仄與押韻原因,作倒裝句。如「拓山霧」,實乃「山霧拓」的倒裝,因為第四字需要平聲字(五個字只有山是平聲)故而拗救而作倒裝。格律應該是「仄仄平平仄」,拗救在第三字,變成仄仄仄平仄。下句「喧豗靜海潮」則保持「平平仄仄平」不拗不救。


本句亦是「二、三」句法。「瀰漫」、「喧豗」相仗;「拓山霧」、「靜海潮」成對。楊廷理在等待渡水期間,可以欣賞火炎山霧,台海潮汐 


尾聯「誰憐待渡客,勒馬為成橋。」「待」需讀平聲,方為合律,音「呆」,逗留、停留之意。意思是有誰可憐無法渡溪的行客!楊廷理勒馬不向前行,除了無路可走,更重的是「民事萃崇朝」,以民為本,為一方百姓的來往勒馬不進,修築便橋。


 


感言


楊廷理於乾隆52年(1787)首度來臺擔任南路理番同知,因林爽文事件,累積戰功而陞任臺灣府知府。然而楊廷理於嘉慶元年(1796)以侯官知縣任內虧空庫款案,流放伊犁七年,有損其官箴。後於嘉慶十一年(1806)二度任臺灣知府,與王得祿合力擊退海盜朱濆入侵蘇澳。嘉慶十四年(1809)三度抵台。是一位多次進出臺灣的官員。在建置噶瑪蘭廳時,殫竭心力。


本詩描寫出臺灣當時南北往來通行之苦,也記敘了苑裡風光與楊廷理的愛民措施。


筆者以手繪之火炎山油畫一幅,以記「瀰漫拓山霧」。並以一首從火炎山出發的〈苑裡行〉五言律詩,作為感念。


火炎蘆葦叢,葉簇幾星紅。待偶斑雲雀,呼儔白首翁。


迷煙侵谷後,飛雪落山中。漸暗辭三義,荷香苑裡東。


 


【註】火炎:火炎山。  飛雪:桐花。




火炎山  王志雄油畫  2F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村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