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《澎湖天后宮懷古》詩文:村逸


明鄭媽宮奉聖妃,施琅何以載功歸?


幾番修葺龍鐘殿,留與史家評是非。






月初,曾到澎湖旅遊,照例前往「天后宮」尋找先人的足跡,這是早期移民生根立戶後的感恩建築,也是討海人的精神寄託。只是蹣跚的歲月侵蝕,「天后宮」已經顯得老邁衰朽,加上整個廟庭上架起了保護的外殼,讓人覺得隨時都有倒塌之慮,在莊嚴的神聖殿堂中,看起來有些狼狽。


當時,除了我等仔細打量文物之外,就是一個「建築系」研究所的學生在現場考察記錄,以作修復古蹟的準備,這不禁令我想起澎湖天后宮的一段歷史。


靖海侯施琅早年是鄭芝龍的部將,曾隨之降清,後來又加入了鄭成功的抗清義旅,成為國姓爺的重要將領,助延平郡王獵取鄭氏族親手中的廈門,亦積極的參與反清的「大業」。


鄭成功的手下曾德與施琅素有嫌隙,就在權力的天真與愚昧的自大下為施琅藉故所殺,治軍嚴厲的鄭成功豈容威儀遭人踐踏,立即下令誅殺施琅全家;逞一時之勇的施琅只得倉皇逃走,再次降清。這段事由在史家筆下,不知是變節,妥協,還是知天命?


施琅為報父兄之仇,先後擔任清朝副將、總兵、水師提督,於康熙二十二年(16 83年),率領清軍渡海東征,一舉攻克澎湖,旋即揮師台灣,此時他在複雜心理作祟下,已然忘卻了自己是漢民族的一員。


施琅不惜以斬絕鄭氏遺脈,斷送明室復起之望,達到他復仇的目的,並出賣三度向清帝推薦施琅為水師提督的閩浙總督姚啟聖。施琅的成功,自稱歸功於媽祖顯靈庇佑,奏請康熙皇帝加封。禮部郎中雅虎奉旨前來澎湖致祭,隔年,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),清廷為了安撫人心士氣,正式加封媽祖為天后,其目的不是宗教信仰,而是政治、軍事,也是宣撫、招安。


        施琅的成功是天意、是福氣、是鄭克塽之領軍無方,不得人心,還媽祖庇佑?此段故事留待史家去分析吧!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村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