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張大千廬山圖局部

美的三境界    文:村逸


好事者曾依東坡居士的詩作,選出美的三個境界,第一境界是《題西林壁》,詩云: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[1]


此正所謂當局者迷,「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」是一種兩難後置身局外的了悟,乃第一境。因為「景色」在適當的距離是更符合審美觀念。


古代女詩人郭六芳〈舟還長沙〉一詩,便是描寫時間與空間的美:「儂家家住兩湖東,十二珠簾夕照紅,今日忽從江上望,始知家在畫圖中[2]」詩中的這位女子,平時不覺得在西湖東的是很值得驕傲的,就因為身在其中,沒有多少美的感受;當她離家一段距離後,又值夕日斜照,摹然間,感受到家是那麼樣的漂亮,如圖畫般的引人入勝。


這就是空間的美,也是前清華大學(大陸)教授楊琪強調的:「對於藝術作品來說,有空虛與不確定性,才可能成為好的藝術作品。[3]


至於第二境,則是「廬山煙雨浙江潮」。


東坡詩云:「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,及至到來無一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[4]。」親身感受了浙江潮水的澎湃,廬山煙雨的浩瀚,會突然覺得達到目標之後的茫然,原來名聞天下的廬山煙雨浙江潮,及至到來後也不過如此,然而在百聞不如一見的失望之餘,會有一種覺悟的「平常心」吧!


人生在不斷的謀虛逐妄,到頭來發現一切都是浮名薄利,富貴榮華能幾時,那種空虛的感覺,才是「及至到來」後真正要自思、自省處。


創作亦復如此,能夠回歸到作品與作者之間的真正心意之所在,這時方發現動人的只是追求的目標,創作的過程,不是結果。


那麼第三境又是甚麼呢?


蘇東坡由黃州赴廬山時,在東林寺中拜訪了常聰總長老,兩人談了一夜「無情說法」後,寫了一首悟道詩〈偈〉,詩云:「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;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[5]


何謂「無情說法」?相對於「有情」的眾生,山川、樹木、草石、磚瓦、溪流……都是「無情識」的,這些「無情識」的大地之物,皆能體念佛法,也可具有佛性,人們又何必有著分別心呢?


我相信騷人墨客詩文中的「擬人法」最能參透「溪聲便是廣長舌」,畫家則更容易體悟「山色無非清淨身」,蘇大學士的禮讚,「無情」皆能聽得,有情的你我呢?


世事無常,諸相皆空,茅塞頓開後,跳脫這層世俗的見地,亦只能各自修行,無法「舉似人」。







張大千廬山圖




[1]焦金堂(1986)《一日一禪詩》台北市:老古文化。頁67


[2]李哲良(1997)。《中國女尼》成都市:四川人民出版社。頁404


[3]楊琪(2008)。《中國美術鑑賞十六講》。北京:中華書局。頁3


[4]焦金堂(1986)《一日一禪詩》台北市:老古文化。頁70


[5]焦金堂(1986)《一日一禪詩》台北市:老古文化。頁71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村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